珠宝玉石证书上标明的密度与市场中所称呼的不严谨的“密度”完全是两个概念,毫无任何关联。也请广大珠宝玉石爱好者将不严谨的“密度”改称“质地”,以避免与真正的密度相混淆。
现在很多玉石以及文玩爱好者都喜欢收藏和田玉籽料,但精品终归是有限的,其价值自然也就不菲。其实现在玉器文玩界就有一个几乎可以和和田玉籽料相媲美的潜力股,那就是碧玉。
儒家学者形成了最早的世俗玉学家团队,他们的赞美惊天动地,把玉推举到道德象征的高度。他们描述玉的质地坚硬慎密,色泽皎洁冰莹,性情温泽细润、声音清越舒远。
在腰间佩挂和田玉玉蝉,谐音“腰缠(蝉)万贯”;佩挂在脖子上的则名为“一鸣惊人”;伏卧在树叶上的玉蝉,又寓意“金枝(谐‘知了’音)玉叶”或“守住大业(叶)”
目前的和田玉市场上,除了染色、烧皮、滚料、贴皮这些已经被人所熟知的造假手段之外,还有一些酷似和田玉的石头存在,今天就来汇总一下这些似玉非玉的石头!
觅得一块质地上品的和田玉并非易事,所以很多优化处理的和田玉开始充斥市场,和田玉的优化处理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人们爱和田玉也正因为它的温润性质,因此对和田玉来说,质地的细腻滋润是第一位的品质。那么,如何来看和田玉的油润度以及糯性呢?油性、糯性又跟哪些方面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市面上较为普遍的和田玉相似玉石有蛇纹石玉、石英岩、钠长石玉以及玻璃等等,下面我们逐个对其鉴别方式进行介绍。
和田玉(墨玉)仿制品到底有哪些?如何采用快速准确方法鉴别?这里主要谈谈和田玉(墨玉)的几种仿制品的肉眼鉴定和常规仪器鉴定方法。
玉和漆,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玉的使用超过8000年而未断绝,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也出现了最早的漆器并一直流传至今。两者都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
玉界臻品·限时微拍2018年第二期将于2018-02-08日周四上午10点开拍,限时拍卖24小时,欢迎参拍围观。
和田玉手镯,大多呈条状圈口,素面无纹,但也有一些玉镯,由于玉料天然俏色的缘故,常被施以巧雕之工,在原先的雍容大气上,更增添了几分精致、细腻的工艺之美。
本文根据和田玉的颜色、产地和产状三个方面的不同特征,对和田玉进行了分类和阐述,最后列举了和田玉与相似玉石及仿制品的鉴别特征。
玉器界中,常将不做过多雕饰的玉牌或玉雕物件取名为“无事”,而中国人又常觉得无事便是福,延伸出去,就有了平安无事牌,以祈望平平安安,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