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国玉器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二)

日期:2008-10-06     作者:周树礼 何涛  

106992

   


白玉寿字出戟方觚

   清代时期的玉器

    清代玉器是在我国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历代玉雕的长处,又有新的创新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玉雕技术。

    清代的宫廷玉器制作程序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些形制较大的器物。首先要经过选料,画样,然后锯钻,做坯,饰纹,抛光等。有些玉器还要刻款,在具体的操作中将传统的阴刻、阳线、浮雕、镂雕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线如直尺,圆似满月,圆润光滑,玲珑剔透,即使在器物的内壁、侧壁或是底足等次要部位也一丝不苟。其纹饰图案更多集历史之大成在一些常见的器物上往往饰以形式多样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神话故事及表现吉祥如意,长寿福禄的图案纹饰或文字。另外还有大量古朴典雅的仿古图案,以其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刀法达到了一种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的艺术境界。

    清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最高峰,此时期集中华8千年文化之大成,其玉石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清代玉器在制作上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浅刻、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而且与当时先进的绘画雕塑工艺表现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选择性地吸收西域、伊斯兰玉器的长处,融会贯通,显示出炉火纯青的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琢玉水平的最高成就。


碧玉仿古觥

    近代中国玉器

    在清末到民国期间中国的玉器制作基本是在低谷之中徘徊。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玉器经过扶植保护发展,又兴旺起来了,建国初期的合作化高潮时期,北京玉器厂集中了大批优秀艺人,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政府给了他们很高的荣誉和地位,这次自清末以后的大复苏使玉雕业在艺术,技术和流派等方面形成了一次空前的大融合大提高,出现了20多年的振兴和面向全国的技术传播和普及。这是个现代玉雕的鼎盛大时期,这个时期士气旺盛朝气蓬勃,产出了大批划时代的珍品,造就了一代新艺人。此时期中国玉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河南,东北等沿海城市和地区,仅轻工部挂号的大厂就有500多家。各地乡村市镇也发展了玉器手工业,从业人员曾经超过一百多万。

    解放后几十年有过兴旺时期,也有过波折,工业水平高低参差不齐。好的精工多出自名厂家,对提高这一时期的玉器艺术作出了贡献。党和国家给了玉器发展的条件才使玉器又复活起来,如果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重视,玉器发展只是一句空话。但是玉雕产业在我国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基本上都是处在相对小区域,小行业,小作坊式的封闭,零散的手工,半手工产业,即使在解放后成立的国营玉雕厂,实际上只不过是部分工序分工的大作坊而已。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市缺乏从业人才培育与培训交流,新技术设备的开发运用,资源的储备、利用及保护,国际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引导等方面的规划。


碧玉兽面纹双筒形花插

    目前我国玉器及行业的基本状况与思考

    我国目前的玉器艺术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继承传统的多,发扬传统的少,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新造型,新特点,新用途的玉器还比较少,有人曾经对我国当前的工艺品创作作过这样的评价:“泥古人,乏创新,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断言,我国当代工艺创作一直没有明显进步,也几乎没有用来代表现代、当代这一时间概念的工艺品。

    自然,这一评价同样适用于玉器行业。玉雕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建设几乎空白,在我国现代各级别的教育体系中,没有玉雕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没有直接面对服务于玉雕的工艺学,美学等理论专著问世,仍然沿袭着“师带徒”,“父带子”的“心教”传统方式。绝大多数玉雕从业人员缺少现代美术训练,尤其是现代造型艺术所必须的基本功训练。这种生产领域与学术领域的失衡,使这支生产大军形成了一支文化素质较低的大军。

    有些为了所谓的“独家绝技”,只传授自家子女;无子女的雕刻大师就使得绝技失传,严重制约了从业人员技艺切磋交流和水平的提高。目前玉雕产品绝大部分在题材选择和设计,工艺等方面都是追寻历史的单线传承,闭门造车,泛泛的表现要么是福禄喜寿,花鸟鱼虫,要么是拂像观音,神仙仕女的玉文化。缺乏与时俱进的理验和优秀艺术门类的优化嫁接,使玉雕产品与现代人群消费的结合度不够,不利于大众消费市场的引导,既有优秀继承又有现实创新的精品较少,使得观赏、把玩、珍藏的精品市场快成为“无米之市”。因此适应现代化要求对玉雕行业来说是非常紧迫。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业,必须有一个创新、扬弃的精神。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从思想认识,个人从业素质,包括艺术修养,技能培训,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应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否则,设计、雕刻的产品便失去灵气,市场销售就会难以为继。

    玉雕从宫廷艺术流入民间,又从民间组织起来搞大生产,但是它毕竟是手工作坊。现在大生产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下的新形势,看来玉雕的出路只有重新回到民间搞分散经营,手工作坊。(这几年已经完全是这样的状况了)

    当然玉雕产业要走战略发展之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各地方或各部门而言,需加紧制定区域性战略规划。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整体的战略规划,无论是玉雕从业人员,还是玉雕产业的收益,对一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战略规划要实现资源,产品,质量,销售“一条龙”。

    以市场为龙头,及时了解和预测市场需求信息:加强有限资源的开采和管理,以市场需求合理统筹配置资源,产品设计要立足“创新是灵魂”,“创新是效益”的原则;产品质量要突出一个“精”字,通过有效的实施措施,把四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协调统一,逐步培育行业的龙头产品,多出新品,多出精品。玉器艺术文化的研究比之市场动态调研更为困难,它要求玉器多吸收文化、艺术、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求本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发展,把造型艺术美学和玉器技术结合起来,多产生有艺术性的玉器,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玉器的声望和地位,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同样,也能兴旺销售市场。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只有通过世代积累、继承创造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继承不单意味接受上一辈授予的知识技能,它们其实是无数祖辈创新积累知识技能的总和。

     中国玉雕脱胎于石器制作而在石器衰落消亡,几千年后仍然保持着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正是得益于历代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创造了中国玉雕数千年的辉煌。因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歇动力。玉雕行业更应当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和发展,努力运用现在已经成熟的技术向玉器艺术高度进军,向用途的广泛性上进军,在不久的将来,玉器要在艺术上登上大雅之堂,从用途上占领广大市场。只要不断地提高玉器的造型水平,开发新产品,提高玉器为现代生活服务的能力,玉器兴旺将不成问题。

 

敬请关注玉界臻品微信号:yujiezhenpin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每天与玉“对话”的山子雕第一人——记扬州玉雕大师顾永骏

下一篇:明清玉文化初探

相关文章
网站提示×
网站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