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由自然界产出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
中华民族使用和田玉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和田玉被称为中国的“国石”。更多...
[和田玉简介 什么是和田玉 和田玉历史 和田玉的产地 和田玉的由来]
[和田玉的开采 和田玉的加工 和田玉的保养 和田玉的鉴别]
羊脂白玉
表示优质白玉,颜色呈脂白色,可略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绺裂较少,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一般10%以下),糖色少于30%。根据带糖色的多少可进一步细分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
白玉
颜色以白色为主,可略泛灰、黄、青等色调,质地致密细腻,油脂-玻璃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状,可见绺裂、杂质及其它缺陷。根据带糖色的多少可进一步细分为:白玉、糖白玉。
青白玉
是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的品种,颜色以白色为基础色,带有灰绿色、青灰色、黄绿色、褐、灰色等浅-中等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玻璃光泽,半透明状,可见绺裂、杂质及其它缺陷。根据带糖色的多少可进一步细分为:青白玉、糖青白玉。
青玉
颜色有青至深青、灰青、黄绿等中等-深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玻璃光泽,可见绺裂、杂质及其它缺陷。根据带糖色的多少可进一步细分为:青玉、糖青玉。
碧玉
颜色以绿色为基础色,常见有绿,灰绿、墨绿等颜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玻璃光泽,可见绺裂、杂质及其它缺陷。
墨玉
颜色呈灰黑-黑色(占30%以上),致色因素是因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体。黑色多呈浸染状、叶片状、条带状聚集,可夹杂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匀,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玻璃光泽,可见绺裂、杂质及其它缺陷。
黄玉
浅—中等不同的黄色调,经常为绿黄色、粟黄色,带有灰、绿等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玻璃光泽,可见绺裂、杂质及其它缺陷。根据带糖色的多少可进一步细分为:黄玉、糖黄玉。
糖玉
由于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氧化锰质浸染呈红褐色、黄褐色、褐黄色、黑褐色等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玻璃光泽,可见绺裂、杂质及其它缺陷。糖色部分占到整件样品85%以上时,定名为糖玉。
按和田玉产出的情况,自古以来就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现代玉石行业则根据和田玉产出状态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种。
1、山料
山料又称山玉、碴子玉、古代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玉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表面粗糙,断口参差不齐,玉石内部质量难以把握,质地常不如子玉。但山料是各种玉料的母源,同时也是玉石的主要来源,不同的玉石品种都有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2、山流水
山流水名称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称,即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经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地质学称为“次棱角状”,距原生矿较近,表面较光滑。山流水原料中有一部分又称为“戈壁料”,是玉石在戈壁滩上经千百万年的风吹雨打风化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却油亮光润,也是很奇异又有特色的玉石原料。
3、子玉
子玉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玉矿被流水冲刷搬运到河流中被“磨圆”玉石,它分布于现代或古代河床及河流冲积扇和阶地中,玉石露于地表或埋于地下。子玉的特点是形态为卵石形,一般块度较小,表面光滑,因为经河水长距离和长期的搬运、冲刷、磨蚀,“大浪淘沙”保留了玉石中最为致密坚硬的部分,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内部质量容易把握,材料出成率高。子玉和山料一样有各种颜色和质地,主要产于昆仑山水量较大的几条河流,如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和河、叶尔羌河和克里雅河以及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床阶地中。
昆仑山 万山之祖
【和田玉】发源地
西起帕米尔高原 全长2500多公里
新疆和田地区
玉龙喀什河 喀拉喀什河
著名产玉河流 产珍贵仔玉 采玉历史4000余年
新疆玉产区
和田地区:和田、于田、墨玉、皮山
喀什地区:莎车、叶城、塔什库尔干
巴音郭楞:且末、若羌
青海玉矿随青藏公路建设被发现,主要分布于格尔木,业界称为“青海料”
俄罗斯玉,九十年代始发现,位于贝加尔湖东岸,业界称为“俄料”
新疆玉 青海玉 俄罗斯玉
统一命名【和田玉】
引来众说纷纭 厚此薄彼
产地情结?产地歧视?
以产地命名 不具产地含义
“和田玉”之名
看和田玉专家为您解惑......
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检站常务副站长 岳蕴辉
新疆产品质检院珠宝室主任 李新岭
新疆资深宝玉石鉴定专家 宋建中
相关文章:
[关于和田玉名称、原产地的讨论]
[玉友说玉——也谈和田玉的产地问题]
[业内人士:和田玉收藏应重玉质而非重产地]
据考证,我国对于和田玉的运用,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中期,迄今已有8000余年。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就不乏和田玉所制。而在古籍记载中,也不乏和田玉来自新疆和田的记载。公元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汉王朝西向的战略通道,开辟了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条丝绸之路其实正是“玉石之路”。相比于丝绸之路仅1600余年的历史,已历经6000年风雨的玉石之路,无疑更要久长得多。我们可以这么说,是和田玉首开了我国新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
相关文章:
[中国玉器发展历程]
[“玉石之路”的布局及其网络]
[和田玉:中国玉的杰出代表]
[和田玉制品闪耀着"东方艺术"的光辉]
[“玉”的人文内涵]
¥52000
¥23500
¥39500
¥22500
¥49000
¥32000
¥90000
¥26500
¥59000
¥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