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友:aaa 提问于:2007-07-17 问题编号:17305
近日觅得一枚“白玉扣”,透过光源反射,发现其表面有类似“一点一点的斑驳状”,很像“麻皮”或“橘皮”,也类似“人的皮肤上的汗毛孔”。当然,摸上去很光滑。
我经过查询得知,和田玉的仔玉由于经过岁月洗刷,会形成“汗毛孔”。那我这枚明显不会是仔玉,店主说清楚是“山料”。
还有一点,这枚玉扣透过光源,“棉絮状”玉花非常明显。从一面看上去,“棉絮”充盈整个玉扣的90%,似乎蛮“匀”,那这是否就是所谓“雾状”?但从另一面看上去,“棉絮”似乎只占了“四分之三”。
我不知道这里我形容的“棉絮状”是否贴切,因为,我的感觉就是,整个玉扣都是“棉絮状”,只是有的地方“稠密”一些,有的地方略“稀薄”一些罢了。
另外,仔细观察了下,从一面可以见到,玉扣的某处靠近外圈边界的地方(几乎是外圈底部--因为玉扣是圆的,故而这个“底部”一词就是说在圆的平面边界)有条1CM左右的“水线”,非强光源下无法观察到,而且只是一面能观察到。
请教一下,这是不是一枚“和田白玉”?谢谢!
鉴定师岳工 回答于:2007-07-25 09:50:00 新疆宝玉石检测研究中心 www.chinajade.cn/jianding
根据您的描述,这是一枚白玉玉扣。
和田玉的所谓“絮状结构”是肉眼鉴定和田玉的依据之一,不过“絮状结构”如果过于明显,影响了玉石的均匀性和质感,就成为瑕疵。
这与我们的皮肤一样,没有纹理不是皮肤,纹理太深太明星,就是皮肤粗糙。